郭臺銘牽手李書福的“富吉康”被注銷了,發(fā)生了什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7月31日訊(記者 李卓玲)在富士康投資10億將于鄭州建新總部大樓火上熱搜之際,其造車進展也受到外界關注。
日前,藍鯨新聞獲悉,由富士康子公司與吉利控股子公司聯合持股的山東富吉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吉康”)已被注銷。
隨后記者查詢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富吉康注銷日期為今年5月17日,但注銷原因一欄顯示空白。藍鯨記者撥打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該企業(yè)年報上的兩個聯系電話,但一個已為空號,另一個電話機主稱,“該企業(yè)已換號,此前也有很多人打這個電話來找。”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截圖
對于合資公司注銷的原因,以及合作目前還有否進行、后續(xù)情況等,藍鯨新聞分別向吉利和富士康發(fā)去采訪,截至發(fā)稿前暫未獲回應。
曾計劃為FF代工,知情人士稱合作沒啥實質進展
富士康與吉利的此次牽手可追溯至2021年。
據吉利控股集團2021年1月13日官宣,其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共同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yè)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tài)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yè)鏈全流程等。
彼時,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富士康科技集團創(chuàng)辦人郭臺銘,均出席并見證了簽約儀式。足見雙方對此次合作的重視。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合資公司董事會由五名董事組成。其中,富士康委派三名董事,吉利控股委派兩名董事,董事長由富士康委派。此舉彼時在業(yè)界看來,富士康或在合資公司中占據主導地位。
幾日后的1月29日,吉利控股又宣布,其與賈躍亭創(chuàng)辦的Faraday Future(下稱“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并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代工服務的可能性。
吉利與富士康此次合作于同年12月底落地。據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1年12月27日,富士康旗下的富泰華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與吉利控股旗下的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聯合持股的富吉康在山東淄博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1億元。
不過,此次合作落地后,雙方在公開場合上的互動幾乎為零。外界對吉利與富士康合作進展的關注、報道,也大多仍停留在此次合資公司的成立階段。而這家合資公司也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走向了被注銷的命運。
據曾見證此次合作的一名接近富士康的產業(yè)鏈知情人士對藍鯨新聞表示,雙方的合作應該沒啥實質進展,但具體的就不清楚了。
藍鯨新聞在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查詢富吉康2023年年報時發(fā)現,該公司的兩大股東曾在2022年5月16日分別實繳了200萬元的出資額;但2024年4月26日時顯示前述股東及出資信息已經刪除。
不過,此次合資公司的注銷,是否意味著雙方正式宣告分手,仍待官方說法。
曾多次牽手其他車企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吉利外,富士康此前也曾宣布牽手拜騰汽車、美國造車新勢力Fisker,以及裕隆等。但拜騰汽車和Fisker后續(xù)的日子均不太好過。
2021年1月,拜騰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希望合力推進拜騰新能源整車產品量產。按照彼時規(guī)劃,此次合作力爭在2022年一季度前實現拜騰首款新能源汽車整車量產,加快推動拜騰汽車早日成為新能源汽車一線品牌。
不過,2021年7月,拜騰汽車關聯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據汽車商業(yè)評論彼時援引外媒消息稱,隨著拜騰公司的財務狀況不斷惡化,富士康已停止與拜騰合作的電動汽車項目。同時,據其了解,因雙方理念不一致,富士康早在當年7月已陸續(xù)撤出拜騰團隊。
至于其與Fisker的合作,同樣是在2021年達成的。根據彼時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打造Fisker品牌電動車產品,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量產。據悉,合作的產品將是繼2022年第四季度Fisker推出Ocean SUV之后,該品牌的第二款電動車。
但據中新經緯今年6月綜合外媒報道,Fisker申請破產,在試圖提高其唯一產品Ocean SUV的產量而大量消耗資金后,該公司希望通過出售資產和重組債務來挽救其業(yè)務。而今年3月,Fisker已被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
當然,這些顯然并未能阻礙富士康的“造車夢”。
在2021年10月舉行的鴻?萍既丈,富士康首度發(fā)表三款自主開發(fā)的電動車款:Model C SUV、Model E轎車和Model T電動巴士。官方彼時稱,這展現其作為全球新造車勢力的決心。前述三款車均使用全新純電動汽車品牌——Foxtron,該品牌歸屬于富士康與裕隆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公司。
對于Model C等車型目前進展,前述產業(yè)鏈知情人士對藍鯨新聞表示,那個是打個樣,作為(富士康)整車制造能力的驗證。“鴻華先進在臺灣那邊應該落地賣的不錯,Model是模型的意思,不是網上調侃的直接車就叫這個名字,ABC是不同的級別。”此前,富士康前述車款曾被調侃撞名特斯拉Model系列。
據公開報道,郭臺銘此前曾多次表示代工電動車對富士康而言易如反掌。“蘋果汽車不過是四個輪子的iPhone,我們既然能造iPhone,為什么就不能造電動車?在前述發(fā)布會,郭臺銘也直言,“富士康可以在電動車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深耕鄭州,富士康“造車路”有望加速?
值得關注的是,富士康正有意從一家制造服務公司轉型為平臺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2023年的鴻海科技日,富士康宣布推出新的電動車解決方案。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彼時特別向準備跨入電動車領域的傳統車廠喊話,“富士康的CDMS(委托設計制造服務)商業(yè)模式為汽車產業(yè)提供完整且能客制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商業(yè)模式能大幅減少投入的成本,并且縮短上市時間,而這兩點正是決定未來電動車成功的關鍵要素。”
據富士康去年10月消息稱,透過富士康的CDMS商業(yè)模式,有效運用供應鏈中模塊化的零組件,輔以平臺化的開發(fā)策略,將能加速電動車的開發(fā)時程。彼時富士康已有14個正在接觸的潛在客戶,累計有23個開發(fā)項目正在執(zhí)行中。
今年7月22日,《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yè)項目戰(zhàn)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富士康宣布深耕河南從新再出發(fā),加速推進“3+3”新事業(yè)投資。為此,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yè)總部大樓,承載新事業(yè)總部功能。項目一期總投資約10億元。
據悉,圍繞“3+3”戰(zhàn)略的落地實施,富士康近期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試制中心、固態(tài)電池等項目。
官方稱,前述新能源汽車試制中心項目將規(guī)劃建設新能源汽車高端化示范產線,打造向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提供制造服務的展示平臺和整車領域的工廠,為后續(xù)新能源汽車量產奠定基礎,目標是將鄭州航空港建設成為富士康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核心生產基地。
對于目前的造車情況、進展等,藍鯨新聞也采訪了富士康方面,相關人士稱,目前相關內容可以關注集團官網公布的信息。
而深耕鄭州,能否讓富士康的“造車夢”進一步加速,仍待觀察。
原文標題 : 郭臺銘牽手李書福的“富吉康”被注銷了,發(fā)生了什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