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裁員,還得搶名額,值得鼓勵嗎?
如果不能體面留下,那就體面離開吧!
離職員工會得到“N+2+1.8”的補償方案,N+2是標準賠償,1.8個月是獎金。
搞得許多老員工積極踴躍報名,報名的人太多了,還得搶名額,賠償給的比TSL(N+3)還多。
看到這個消息,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網(wǎng)友說,相比用盡手段讓你自己離職,績效、給他待改進,逼你走,良心多了。
作為基層的人員,線上的操作工,博主都感覺打工的我們卑微讓人咂舌,太容易滿足了。
是你,面對這樣裁員,你喜歡不?面對出現(xiàn)問題,從搬磚的開刀,值得鼓勵嗎?
想想當年本田雅閣加價賣車,思域不搞額外裝飾費用要等幾個月才能在4S店提車的盛況,轉(zhuǎn)衰速度快的讓人欷歔不己。
根據(jù)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2021至2023年,廣汽本田銷量持續(xù)下滑,降幅從3.17%擴大到4.93%,去年更是達到了13.66%。進入2024年,情況并沒有好轉(zhuǎn),5月銷量僅為3.26萬輛,同比下滑53.66%,是廣汽集團旗下跌幅最大的品牌。
(來源:車企官網(wǎng))
車子賣不動,當然要賦閑好多人,最先感受到寒意也是一線員工了。
但是廠家賺不到錢也不能一直養(yǎng)著現(xiàn)場員工,更何況廣本一線員工的工資在國內(nèi)車企中也屬于頂尖水平,部分月薪高的可拿2.5萬-3萬元,此外,還有各種補貼。
所以,為了降本增效,廣汽本田網(wǎng)傳此次裁員約1700名員工,約占公司總?cè)藬?shù)的14%。
為什么廣本會走到這一步呢?裁員一傳再傳……。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太快”,正如曾慶洪在重慶論壇上說,從2021-2035發(fā)展戰(zhàn)略來看,新能源汽車到2035年才是50%,比原來的計劃超前10年。“外國朋友看到都傻了”,競爭來的太快了。
原來,只要品牌價值在,一車兩賣“廣本叫雅閣,東本叫英詩派”,躺著就能賣好,可以一勞永逸也不怕。
可是,隨著中國新能源崛起,智能化“瑤瑤進步”,HZ吃老本日子一去不復返。
用兄弟貼吧評論自嘲一下“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哪能去適應內(nèi)卷的日子”。
話說,面對國產(chǎn)品牌對市場份額的侵蝕,幾乎每一家HZ車企都陷入銷量增長乏力,以價換量的困境。
一直以來,HZ車企扮演著集團“利潤奶牛”的角色一去不復返了。
從2023年至今,關(guān)于某大集團、某小集團裁員降薪的報道便屢見報端。
一賣不好就抱怨市場環(huán)境惡劣,別人降價搞無底線競爭。一賣不好就裁員,拿基層員工開刀,還要求ZF出面維穩(wěn)。
想想,面對外國卡脖子時,有多少車企能出來硬剛,有多少車企能拿出像樣技術(shù)硬頂。我們市場換技術(shù)都走了多少年了,大家心里都有桿秤。
裁員有用嗎?抱怨有用嗎?沒有獨特技術(shù),別人加關(guān)稅會手下留情,別人區(qū)別對待,你敢奮起反抗?
回過頭來,還是想想我們自己過去做的事,從現(xiàn)在奮起直追還不晚, 你認同嗎?
原文標題 : 車企裁員,還得搶名額,值得鼓勵嗎?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車市半年報:比亞迪領(lǐng)跑、吉利暴增,合資陣營殺回戰(zhàn)場
- 2 德國2025年6月:市場進入深度調(diào)整期,中國品牌加速滲透
- 3 一顆車燈的智能化之旅
- 4 當李斌,拿起低價這把槍
- 5 蘭博基尼“混動三劍客”拿下2025紅點設(shè)計大獎
- 6 美洲車市 |巴西2025上半年:比亞迪銷售5萬臺,坐穩(wěn)前十
- 7 今年新上市的這5款轎車值得買,不僅顏值高、配置足,銷量更高!
- 8 不到20萬,L3級算力小鵬G7開賣,何小鵬和雷軍組團圍剿Model Y
- 9 “在中國、為全球”:恩智浦如何深度參與中國智能汽車重構(gòu)?
- 10 極越汽車復活在即?!能否重拾用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