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智能汽車網

工藝與制造

暴漲幾十倍!英飛凌猛于疫情

對于目前的汽車來說,MCU可能依然是最令人頭痛的緊缺芯片,但和缺芯剛爆發(fā)的時候相比,汽車MCU市場的表現(xiàn)似乎越來越令人迷惑:汽車MCU緊缺了很久,一會“不怎么缺”,一會又“缺”,眾說紛紜;不同汽車MCU品牌呈現(xiàn)不同變化,有的在降價,有的一路走高,分道揚鑣

工藝與制造 | 2022-04-28 14:47 評論

Jeep把30年前的“存貨”拿出來,中國高端皮卡的夢就醒了?

中國品牌的皮卡產品,似乎正成為一匹黑馬,迅速沖破傳統(tǒng)乘用車格局,甚至是突破橫在中國品牌面前的合資,以及進口品牌的高端“枷鎖”。從2018年開始,超高速增長十余年的中國車市,開始進入階段性存量時代。但對于皮卡而言,屬于它的春天才悄然開始

工藝與制造 | 2022-04-24 16:06 評論

特斯拉、上汽冒險復工,“蔚小理”還可以等多久?

文/周雄飛汽車行業(yè)正處于一場“旋渦”之中。近日,小鵬汽車何小鵬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中表示,如果上海不能復產復工,五月份整個汽車行業(yè)可能就要停工停產了。很快,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智能汽車BU CEO余承東也在其朋友圈中發(fā)表了同樣的觀點

工藝與制造 | 2022-04-21 09:27 評論

給三個中國汽車“自主一哥”指條路

仔細觀察三個民營“自主一哥”的財報和發(fā)展路徑,會發(fā)現(xiàn),三家車企未來想象空間巨大,說是給他們指路,實際上,是三家車企各自把未來的核心價值梳理得越來越明白了。3月的最后幾天,吉利長城比亞迪等車企輪流發(fā)布2021年財報,作為中國民營車企三巨頭,這三家“頂流”不可避免地總被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工藝與制造 | 2022-04-20 18:32 評論

特斯拉、大眾的2022:一場歐洲新貴與舊王的巔峰對決

- 這是 海豚投研 的第 359 篇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長橋海豚投研特約研究員郭方杰霸氣出手推特,一切天馬行空的異想天開,在鋼鐵俠馬斯克這里,似乎所夢即所得、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次對歐洲新能源車市

工藝與制造 | 2022-04-20 18:32 評論

開車陽光太刺眼怎么辦?福特申請車載AR系統(tǒng)專利為你保駕護航

經常開車的人肯定遇到過這種情況:陽光過于刺眼、道路太濕滑、雨天或者大霧天氣能見度太低等等,這種情況下上路一不小心就容易出事故。你可以試著戴上墨鏡、遮陽板,或者只是瞇著眼睛,但有時真的很難看清路況。福特希望通過增強現(xiàn)實技術為駕駛員解決這一問題

工藝與制造 | 2022-04-19 17:21 評論

新冠疫情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影響多廣?

新冠疫情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影響多廣?直接的影響因素是什么?4月12日,《電動汽車觀察家》發(fā)起新冠疫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影響的調研。調研顯示,90%的企業(yè)都在經受著各個方面、不同程度的影響。36.1%的被訪者說,企業(yè)的產量或銷量因此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工藝與制造 | 2022-04-18 19:10 評論

抓緊!明年開始再也見不到完整“本田大法”

因為專注于三大件的核心技術研發(fā),本田汽車一直被譽為汽車界的技術宅,本田大法因此廣受用戶青睞。發(fā)動機領域,不光有1.5L/1.8L自吸,還有1.5T/2.0T渦輪增壓;變速器領域,更是CVT無級、DCT

工藝與制造 | 2022-04-13 11:20 評論

從小米汽車專利公開看其造車進展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導讀 /就在近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多相電機的控制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專利公布,該專利申請于2021年12月,是小米汽車科技公司首個公開的專利。該專利專利號為 CN202111670099.2,公開號 CN114301372A,發(fā)明人為羅文輝

工藝與制造 | 2022-04-11 11:33 評論

上汽榮威鯨的“仿生學”設計,是賣點還是槽點?

雖然我對仿生學設計沒有過多了解,但也知道這種設計不應該只是單純模仿某一個動物身上的某個特征,更多追求的是那種精神氣兒或者某種形態(tài)的動感。這種設計理念在汽車圈的優(yōu)秀案例還是比較多的,比如美洲豹和馬自達6阿特茲,給人的感覺就是獵豹追捕獵物時的矯健身姿

工藝與制造 | 2022-03-28 14:30 評論

傳霸銳又要國產,起亞:我瘋了嗎?

沉寂許久的起亞霸銳又被迫登上了汽車圈的熱搜榜。最近網上又出現(xiàn)了中大型SUV霸銳要國產的消息,搭3.0T V6+8AT,定價25萬元。這價格香得都有點不太現(xiàn)實,要知道這車在韓國本土市場都是29萬元起售,轉身到了國內市場就便宜4萬塊錢,顯然是不可能的,除非起亞想要“賠錢賺吆喝”

工藝與制造 | 2022-03-28 14:26 評論

銷量低迷,屬于帕薩特的時代落幕了?

文魏無羨上汽大眾近年來的銷量表現(xiàn)可謂并不理想。銷量數據顯示,2021年上汽大眾累計銷量124.2萬輛,同比下滑達17.5%,而這也是上汽大眾銷量連續(xù)第三年下滑,從2019年的年銷200余萬輛到2021年的年銷120余萬輛,上汽大眾僅用了兩年時間

工藝與制造 | 2022-03-28 14:14 評論

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正式啟動,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智能電動戰(zhàn)爭開始了

導語Introduction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智能電動戰(zhàn)爭開始了。作者丨王小西責編丨崔力文編輯丨朱錦斌馬斯克又即興“尬舞”了!上次馬斯克“尬舞”,還是在上海超級工廠向中國客戶交付首批電動車時。這次的當地

工藝與制造 | 2022-03-24 18:17 評論

新能源車侵蝕傳統(tǒng)市場的速度遠超預料,新能源廠家卻高興不起來

商界有個“10%規(guī)律”,當一個產品市場占有率去到10%的時候,會迎來爆發(fā)式增長,增長曲線突然變陡峭。這個規(guī)律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上,再次得到應驗!暗鹊赛h”的想法,對新能源廠商來說絕非好事。7年、5個月,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完成0到10%、10%到20%滲透率所用的時間

工藝與制造 | 2022-03-24 18:17 評論

進軍柏林,特斯拉吹響終結燃油車時代的號角?

時隔兩年,馬斯克又尬舞了。同樣的“鲇魚效應”,在歐洲也能奏效嗎?當地時間3月22日15點(北京時間23:00),特斯拉第二座海外工廠,同時也是特斯拉全球的第四座工廠德國柏林工廠正式舉行開工儀式。同時,第一批 30 輛“歐版”Model Y 正式交付到用戶手中

工藝與制造 | 2022-03-24 18:14 評論

吉利汽車:2021年營收超千億,今年將推8款以上油電混動和超級電混產品

2022年3月23日午間,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下簡稱“吉利汽車”)(0175.HK)發(fā)布2021年財報。報告顯示,公司在過去一年實現(xiàn)營收1,0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扣除股份支付的股東應

工藝與制造 | 2022-03-24 17:23 評論

吉普首款純電車要來了,電動化與越野氣息可以并存嗎?

作為硬派越野中的經典品牌,或許是頂不住時代變化的壓力,吉普也開始逐漸電氣化了,3月1日,吉普母公司斯特蘭蒂斯集團表示,集團預計在明年初推出首款全電動吉普車。而后,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全球新聞發(fā)布會上

工藝與制造 | 2022-03-11 16:00 評論

什么才是豪華電動汽車的技術壁壘?

最近,新能源豪車賽道聲勢漸漲,頗有欣欣向榮之勢!榜R自達的目標是成為一家真正的豪華品牌車企,我們將替代傳統(tǒng)主流豪華汽車品牌。”馬自達英國地區(qū)的負責人Jeremy Thomson表明了進軍高端化的決心。并且在3月8日發(fā)布兩款混動版本的CX-60

工藝與制造 | 2022-03-09 17:36 評論

2022歐洲年度風云汽車榜:六電一油,熟人還真不少

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fā)展勢頭雖然強勁,但要論激進,還是得看到內燃機的起源地—歐洲市場。在最近的2022歐洲年度風云汽車榜,由23個國家61位知名汽車記者組成的評審團,從60余輛車輛中通過投票選出入圍決賽圈的7輛車型中,有6款是純電動車型,僅有1款燃油車苦苦支撐

工藝與制造 | 2022-03-09 10:28 評論

挪威人民,并不“偏愛”中國電動汽車

作者丨崔力文責編丨崔力文編輯丨別   致“種子已經種下,只要能夠保證持續(xù)不斷地澆水施肥,終歸會迎來生根發(fā)芽的一天!薄芭餐,作為蔚來第一個進入的中國以外的市場,體量規(guī)模也合適。國際化是特別艱苦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難度肯定比在中國市場要難一個量級還不止,但是再難的事情總是要有人去做的

工藝與制造 | 2022-03-04 18:27 評論
上一頁  1 ...  6 7 8 9  10 11 12 ... 103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