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微軟小娜
今年 3 月,負責微軟小娜(Cortana)業(yè)務的副總裁賈維爾·索特羅(Javier Soltero)走馬上任,短短八個月后,外媒 ZDNet 就曝出了索特羅將在今年內離職走人的消息。北京時間 11 月 7 日,索特羅在個人推特上確認了這一消息,表示“對微軟靠什么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有了深刻的理解,期待將這些經驗用于新的工作。”
外界認為,索特羅的離職與微軟持續(xù)進行中的內部重組有關。就在上個月,小娜剛剛從“微軟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yè)部”(Microsoft AI and Research Group) 轉移到了“體驗與設備”事業(yè)部,這意味著小娜作為“智能個人助理”已不再被微軟視作獨立的實驗研究項目,而更多地以“輔助助手”(assistance aide)的定位服務于微軟生態(tài)。在蘋果 Siri、亞馬遜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遙遙領先的語音助手市場,道阻且長的小娜正在被微軟“重新定義”。
閃電離職的主管
索特羅是在 2014 年底加入微軟的。
當年,微軟作價 2 億美元收購了索特羅聯合創(chuàng)辦的移動電郵公司 Acompli。那之后的幾個月里,索特羅借著 Acompli 的產品經驗,參與了 Outlook 郵箱和日歷應用程序的開發(fā)工作,幫助微軟極大地改進了 Outlook 的移動端應用,2015 年 7 月,他成為了 Outlook 的總負責人。2016 年 11 月,索特羅開始擔任 Office 的戰(zhàn)略主管,直到今年 3 月調任微軟小娜。
一直保持著每三年一次的組織更迭節(jié)奏的微軟,以擁抱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為由,在今年 3 月再次開啟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重組,取消了曾經為微軟貢獻四分之一營收的標志性產品團隊“Windows 和設備”,分設成“體驗與設備”和“云計算與人工智能”兩個事業(yè)部。
正是在這次組織架構的調整中,在生產力工具的產品打磨上頗有建樹的索特羅,調任管理彼時仍屬于“微軟人工智能與研究事業(yè)部”的微軟小娜。
組織調整并沒有很快結束。半年之后,10 月,外媒 Petri.com 曝稱,小娜從“微軟人工智能與研究事業(yè)部”轉移到了 Office 團隊。微軟發(fā)言人隨后向外證實,微軟人工智能與研究事業(yè)部“放棄”了一些技術和團隊,后者“正融入公司各個產品組“,小娜也在其中,隨架構調整轉移到了 Office 所在的“體驗與設備“事業(yè)部。索特羅仍然在新的事業(yè)部里負責小娜團隊,直到離職的消息在本周二傳出。
“我已決定離開微軟。“在北京時間周三凌晨發(fā)布的推文中,索特羅說,“過去 4 年的經歷非常美好,很榮幸能參與打造數億用戶每天使用的產品,和一些非常棒的同事一起工作,我感到榮幸。我非常樂觀地相信,通過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打造優(yōu)質的產品,微軟將會繼續(xù)向好發(fā)展!
微軟官方聲明表示:“我們很感謝索特羅過去四年在微軟所發(fā)揮的影響力和戰(zhàn)略領導力,對他回歸創(chuàng)業(yè)之路表示祝福。他將我們在自然語言、智能和包括小娜在內的助手等工作結合在了一起,使我們能夠更快地為開發(fā)人員、合作伙伴和客戶進行創(chuàng)新!
小娜路在何方
在微軟小娜疲于跟 Siri 等強大的語音助手競品爭奪市場的情況下,索特羅的離職,再次讓微軟內部對小娜的定位問題浮出水面,也引發(fā)了外界對微軟智能助理業(yè)務未來前景的質疑。今年早些時候,微軟稱小娜擁有超過 1.5 億用戶,與此同時,屢遭吐槽的 Siri 卻擁有超過 5 億活躍用戶。
微軟針對索特羅離職所發(fā)表的那份聲明似乎也透露著某種訊息。在聲明中,微軟將小娜和自然語言、智能技術“混為一談”,看起來小娜在微軟人工智能業(yè)務上的戰(zhàn)略地位似乎已經不復往日那般重要。
小娜今年在中國市場上的異常表現,或許也能一窺其近段時間以來在微軟內部的境遇。最近已經有行業(yè)傳言稱,微軟小娜在中國的運營業(yè)務已經停止。極客公園查詢發(fā)現,微軟小娜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在 6 月 26 日就已經同步停止了更新,至今未發(fā)布新的內容。本該在 10 月 23 日前進行的企業(yè)微博年審也未如期完成。種種跡象表明,行業(yè)傳言似乎并非空穴來風。
今年 5 月的微軟 Build 2018 開發(fā)者大會期間,索特羅受訪時稱,從 Build 2018 開始,小娜將變得不同以往,將把小娜從獨立的數字助理重新定位為是更傾向于“輔助助手”的服務。
微軟集團項目經理、曾負責 Bing 圖像和視頻搜索產品的 Jamil Valliani 上個月時曾公開表示,提高生產力是微軟小娜的著力點。“我們希望將小娜帶到家中、工作中和旅途中去。怎樣才能幫助用戶提高工作效率,完成那些更痛苦和困難的任務?”
也就是說,微軟似乎已經開始專注于讓小娜更多地成為一個為生產力服務的工具,而不是直接與蘋果、亞馬遜和 Google 三大巨頭的語音助理產品競爭。從這個維度來看,Office 團隊因其產品基因,一直非常關注家庭和工作效率,因此將小娜置于該組,也還挺符合微軟對于小娜的新定位。
盡管小娜似乎已經不太可能取得 Siri 那般的成功,但在人工智能已經被普遍視作未來趨勢的當下,顯然也不太可能從微軟的業(yè)務線中消失。長期跟蹤微軟動態(tài)的科技記者 Mark Hachman 認為,小娜的新定位可能會磨滅它的“數字個性”。他稱,在微軟內部,生產力工具和產品個性間的關系一直很緊張,F在看起來,在對小娜的認知上,“生產力”更勝一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