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首頁 > 編輯視點

學蘋果,小米還缺什么?

雷軍個人魅力,可能是把雙刃劍 雷軍的演講,小米的新產(chǎn)品,劉德華的演唱會,哪個熱度更高? 這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最近一度成為微博討論的熱點。 原因是近期,小米17系列發(fā)布會,雷軍以《改變》為主題的年

消費電子 | 2025-10-08 21:21 評論

80億“豪賭”固態(tài)電池!二線鋰電龍頭國軒高科,激進擴張

動力電池板塊,寧德時代以及比亞迪“斷層”領先。 面對板塊的兩座高山,二線動力電池廠商并沒有因為實力懸殊而甘愿“臣服”,國軒高科“反抗”的決心尤為明顯。 近期,國軒高科先后發(fā)布公告稱,擬在江蘇南京、安徽

鋰電 | 2025-10-06 22:20 評論

通用計算時代已經(jīng)結束!黃仁勛深度訪談,首次揭秘投資OpenAI的原因

編輯 重點君 9月26日,英偉達黃仁勛在最新訪談中,就AI行業(yè)趨勢、計算的未來、英偉達的護城河等話題展開討論,并首次揭秘其千億美元投資OpenAI背后的原因。 他認為,摩爾定律失效導致晶體管的成本和能

人工智能 | 2025-10-04 11:16 評論

7倍機器人大牛股:高管股東套現(xiàn)VS機構兇猛抱團,該信誰?

文丨小李飛刀 A股人形機器人賽道,又殺出了一匹超級黑馬。 自2024年9月低點以來,浙江榮泰股價飆漲超700%,漲幅僅次于板塊“第一妖”的上緯新材。那么,這場資本狂歡還能瘋多久? 【抱團VS減持】 在

人工智能 | 2025-09-30 17:17 評論

車載SOC芯片戰(zhàn)局復盤:國產(chǎn)替代到底打到了哪一關?

隨著國內(nèi)新能源汽車不斷發(fā)展,智能化趨勢不斷明顯,智駕汽車儼然正在成為消費者購車的必選項。 車載SOC芯片作為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系統(tǒng)的“核心大腦”,左右著汽車的聰明程度,在接下來的汽車產(chǎn)業(yè)競爭中也愈發(fā)關

電子工程 | 2025-09-30 14:06 評論

華為提檔狙擊,十月機圈要亂

文源:源byte 作者:柯基的柯 眼見小米瘋狂收割流量,華為默默按下提檔鍵。 近日,有博主從華為WATCH GT 6 Pro智能手表的預售時間安排推測,華為Mate 80系列很可能在10月21日發(fā)布。

消費電子 | 2025-09-30 13:31 評論

“火腿第一股”入局光通信,是跨界豪賭還是資本游戲?

文丨徐風 近年來,全球科技巨頭的AI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癕AMA”四巨頭超3000美元的年度資本開支、甲骨文3000億美元的“炸裂”合同等讓賽道投資漸入狂歡。 在此背景下,頭頂“火腿第一股”光環(huán)的金字

光通訊 | 2025-09-30 11:47 評論

華友鈷業(yè)撞上大運了

作者 | 侯旭?編輯?| 汪戈伐 9月26日,華友鈷業(yè)股價逆勢收漲2.73%,總市值站上1054億元,較2024年低點累計反彈逾158%。 在A股整體震蕩的打背景下,華友鈷業(yè)的表現(xiàn)格外亮眼。此前,華友

新材料 | 2025-09-30 11:41 評論

豪擲3億元“造芯”,金字火腿再啟大冒險

繼2024年短暫涉足算力領域之后,金字火腿日前再啟跨界,官宣通過子公司斥資3億元增資芯片企業(yè)中晟微,擬獲得不超過20%股權。 這場新的冒險并非偶然,一方面,已入主公司3個月的實控人鄭慶昇自帶跨界基因,

智能硬件 | 2025-09-30 11:01 評論

AI 時代,阿里云想當“安卓” ,那誰是“蘋果”?

如果是以吃瓜角度看,第一個自稱是“安卓平臺”的,應該是阿里云。 在上周召開的云棲大會上,「象先志」印象最深的是,要把自己做成AI+云的安卓。自戶晨風被封以來,這可能是“安卓”這個詞又一次大規(guī)模進入人們

人工智能 | 2025-09-30 09:27 評論

奔馳入股千里、一汽收購卓馭,智駕陣營進入搶位期?

在智能駕駛的話語權已經(jīng)回歸國產(chǎn)公司前提下,大廠的卡位戰(zhàn)決定了未來的領先程度。 原創(chuàng)新熵 新能源車組 作者丨櫻木 ?編輯丨江蘺 智能駕駛L3將至,平靜的智能駕駛圈,最近按下了加速鍵。在上半年經(jīng)歷了較大的

人工智能 | 2025-09-29 18:00 評論

光刻機風起云涌:ASML研發(fā)難,中俄在創(chuàng)新,日本不服輸

作為芯片制造中,最重要的核心設備,光刻機一直倍受大家關注。 原因就是整個光刻機市場,是ASML一家說了算,特別是EUV,全球只有ASML一家能夠制造,所以全球所有的芯片制造廠商,都得找ASML。 也正

電子工程 | 2025-09-29 11:56 評論

替代炭黑!LG、寧德時代已入局,碳納米管導電劑的破局關鍵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步伐加快,動力電池與儲能系統(tǒng)成為新能源產(chǎn)業(yè)的核心支撐。無論是電動汽車的大規(guī)模普及,還是分布式儲能與大電網(wǎng)的融合,都對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性能與循環(huán)壽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

鋰電 | 2025-09-29 11:13 評論

OpenAI千億賭局:利益網(wǎng)織就的AI 基建,還是又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

當 Sam Altman 在得克薩斯州阿比林的數(shù)據(jù)中心外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身后正在擴建的機房或許是最生動的注腳 —— 這個估值 5000 億美元的私人公司,正以燒錢的速度編織一張橫跨芯片、云計算與數(shù)據(jù)

人工智能 | 2025-09-29 10:59 評論

Apple TV或吃上A17 Pro!但高性能芯片卻救不了電視盒子?

Apple TV 不缺算力,缺生態(tài)。 9 月初,華為把旗艦手機用的麒麟芯片裝進了智慧屏 MateTV 中,用手機級別的算力重構了智能大屏的體驗。在智能電視品類,華為這種下重本的做法可以說僅此一家。但如

顯示 | 2025-09-29 10:08 評論

合資反攻,獨缺韓系

全球市場的巨人,卻是中國市場的困獸 正文 在這個被視為合資車反攻的2025年,韓系車代表現(xiàn)代起亞集團呈現(xiàn)出極其矛盾的兩面性。 一方面,其全球銷量連續(xù)三年穩(wěn)居世界第三,2024年全球銷量達723萬輛,顯

新能源汽車 | 2025-09-29 10:02 評論

再募資58億元“殺”入Robotaxi,地平線勝算幾何?

作者 | 趙梔 編輯 | 趣解商業(yè)資訊組 9月26日,地平線在港交所發(fā)布公告,宣布以每股9.99港元的價格配售約6.39億股股份,估計所得款項凈額約63.3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8.14億元)。這一價

人工智能 | 2025-09-29 09:27 評論

優(yōu)艾智合赴港 IPO :工業(yè)移動操作機器人“ 雙料第一 ”

9 月 26 日,港交所官網(wǎng)的一紙招股書,讓優(yōu)艾智合這家由西安交大博士團隊創(chuàng)立的科技企業(yè)站上聚光燈下,優(yōu)艾智合擬通過 “18C 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 登陸港交所主板,沖刺?“移動操作機器人第一股”。

智能制造 | 2025-09-29 08:54 評論

銷量又反攻,部分油車依然賣得動

面對合資油車,專家定律再次失效。 一面是對新能源車的銷量預判錯誤率增加,一面是處于市場弱勢的燃油車,卻又忽然爆發(fā)出活力。為了搶新能源車購置稅補貼將于2026年退坡減半,最后的3個多月黃金期。9月下旬的

智能汽車網(wǎng) | 2025-09-28 17:38 評論

從爆款神話到銷量承壓,理想汽車的突圍之戰(zhàn),理想i6能否救場?

理想汽車的發(fā)展軌跡始終與 “家庭用戶” 標簽深度綁定:產(chǎn)品始于理想ONE的市場驗證,真正爆發(fā)則依托L系列車型的精準卡位。 2023年,理想汽車交付量達37.6萬輛,同比激增182.2%,營收首次突破千

智能汽車網(wǎng) | 2025-09-28 17:36 評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 2653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