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鏡國內市場增長迅速、規(guī);蜻_200億,仍面臨三大挑戰(zhàn)
近段時間,全國大中小學受疫情影響,均使用網絡進行遠程授課。如何在頻繁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下保護視力?成為近期家長關注的話題之一。
實際上,不只是在疫情期間,隨著近年來電子產品的普及,兒童和青少年的視力保護問題已經受到挑戰(zhàn)。一方面需要改善日常用眼習慣來預防近視,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科學矯正手段來延緩近視發(fā)展。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氣接觸鏡(以下簡稱“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即Orthokeratology Lens)是目前市場上的近視矯正器械之一,不僅可以矯正視力,還可控制度數增長,主要在晚上佩戴,不影響白天的正常生活,由于是非手術方法,其可逆性強、安全性較高,用戶主要定位于兒童和青少年。
不過,這個有著諸多優(yōu)點的矯正“神器”,在國內的市場滲透率并不高。那么,角膜塑形鏡國內市場現狀如何?未來增長空間怎樣?本文將從主要企業(yè)、產品與技術、政策與科研、問題與挑戰(zhàn)等多個維度進行盤點與分析。
一種延緩近視進展的有效方式
角膜塑形鏡起源于美國,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fā)展。據銘豐資本統(tǒng)計,截至目前,角膜塑形鏡已經具備了豐富的臨床試驗數據。國內外諸多臨床研究顯示,角膜塑形鏡能夠有效控制眼軸增長,控制近視增長率在40%~60%之間,是目前所有干預近視進展的光學方法中最有效的方式。
根據臨床數據,一名近視患者佩戴普通框架眼鏡的年均度數增長一般在100-125度之間,而佩戴角膜塑形鏡,年均度數增長則在25度以下。
關于角膜塑形鏡的知名研究數據匯總,來源:CNKI、銘豐資本
從上圖的知名研究數據可看出,角膜塑形鏡在佩戴后的半年內可達到明顯的近視控制效果,此后兩年時間,雖然控制率有一定下降,但仍能保持在30%-40%以上,部分高達50%-60%。
在國內,角膜塑形鏡按三類醫(yī)療器械管理,并已進入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近視防治指南》,成為官方認可的矯正措施之一。根據該《指南》的定義,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逆幾何設計的硬性透氣性接觸鏡,通過配戴使角膜中央區(qū)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圍內變平,從而暫時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視度數,是一種可逆性非手術的物理矯形方法。
《指南》還指出,臨床試驗發(fā)現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可延緩青少年眼軸長度進展約0.19毫米/年。
角膜塑形鏡的作用原理,圖片來源:愛博諾德招股書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