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刺激抗抑郁癥,效果如何?
深度腦刺激治療抑郁癥,靠譜嗎?
——初探DBS領域技術專利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道,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5億的人口患有抑郁癥,其中女性抑郁癥患者多于男性,更有柳葉刀報道顯示,中國女性抑郁患病率是男性1.44倍。每年全球都有超過1百萬的抑郁癥患者自殺,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WHO預測2030年抑郁癥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第一位的疾病。
2021年10月4日,美國加州大學在國際頂尖雜志《Nature Medicine》上發(fā)表了的一篇題為"《Closed-loop neuromodulation in an individual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的研究論文,其中對通過調(diào)整的腦深部電刺激方法(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在治療重度抑郁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
筆者通過對這一領域論文和專利內(nèi)容進行了分析,可以看到,第一,隨著DBS適應癥領域的開拓,相關領域?qū)@暾埩靠焖偕仙。第二,DBS專利技術排名第一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中國,但中美之間有差距不小。第三,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清華大學已經(jīng)有一些成果。
看來,通過DBS方法抗抑郁癥的相關技術還停留于在研究階段,但是隨著科研深入,未來可期。
一、腦深部電刺激方法(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什么?
腦深部電刺激方法又稱為腦起搏器植入術,其原理是是以立體定向技術為基礎,將電極植入到患者腦內(nèi),運用脈沖發(fā)生器刺激其大腦深部的某些神經(jīng)核,糾正異常的大腦電環(huán)路,從而減輕這些神經(jīng)方面的癥狀。
圖1 DBS作用機理
二、DBS全球技術專利美國領先
DBS 技術追溯到1987年,最早是由法國學Benabid 首先提出,近30余年臨床實踐后,技術逐漸發(fā)展并得到普通運用。以下為聚焦該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
通過智慧芽全球?qū)@麛?shù)據(jù)庫搜索發(fā)現(xiàn),隨著DBS適應癥領域的開拓,相關領域?qū)@暾埩靠焖偕仙,且從專利類型來看,發(fā)明專利占申請總量比例約96%,說明研發(fā)實力雄厚(圖2)。
圖2DBS技術專利申請與專利授權趨勢圖(來源:智慧芽)
從主要技術來源國來看,排名第一的美國申請量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充分反映出美國在該領域技術實力雄厚;中國排名第二,但與其他國家一樣均與美國有不小的差距,表明在DBS領域國家實力不平衡態(tài)勢明顯,梯隊之間的層次相差較大(如圖3)。
圖3DBS技術來源國/地區(qū)(來源:智慧芽)
其實,從適用癥角度來看,由于DBS具有長期有效、微創(chuàng)、可逆、可調(diào)節(jié)等多種優(yōu)點,目前臨床已成功應用于多種神經(jīng)疾病的治療,包括各種運動障礙疾病如特發(fā)性震顫、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以及其他非運動障礙性疾病如強迫癥、癲癇疼痛、成癮性疾病等的緩解與治療中,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前景。
重點看下DBS方法對抑郁癥治療相關的技術情況,該領域排名靠前的申請人均為國外公司,如費城兒童醫(yī)院、道格拉斯制藥有限公司、加利福尼亞大學等。(如圖4)
圖4DBS技術相關專利申請人(來源:智慧芽)
三、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清華大學的DBS研究
加利福尼亞大學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數(shù)據(jù)庫顯示該校名下有九件專利,其中和文章報告相關度最高,是一件名為“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using Closed-Loop Neuromodulation”的發(fā)明專利,該發(fā)明處于在審階段。(圖5)
圖5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專利相關信息(來源:智慧芽)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對此領域也有研究,并在2018年8月提交了一篇名為:刺激腦內(nèi)韁核和/或髓紋和/或后屈束的裝置的發(fā)明申請,目前該專利正在審查中。文中提到了已有研究利用植入系統(tǒng)刺激某些大腦內(nèi)特定部位被驗證可取得抗抑郁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夠理想,而且實驗結果比較分散,無法臨床應用。該發(fā)明對此進行了技術改進,通過阻止大腦第三腦室下方的外側韁核區(qū)的簇狀放電,進而產(chǎn)生抗抑郁的效果。
看來,通過DBS方法抗抑郁癥的相關技術還停留于在研究階段,但是隨著科研深入,未來可期。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 藥明康德狠狠打了市場的臉
- 2 泰恩康股價突破40元大關,醫(yī)藥領域的“神藥敘事”為何總有奇效?
- 3 預計半年營收超63億元,CXO行業(yè)升溫了,康龍化成的“沸點”又在哪?
- 4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的轉折點
- 5 人形機器人靈巧手行至何處?
- 6 PROTAC:20年磨一劍,破解癌癥"不可成藥"靶點!
- 7 上海跑出未來獨角獸:AI+腫瘤營養(yǎng)康復管理,全國首家
- 8 高盛發(fā)聲:中國創(chuàng)新藥價值重估時代來臨
- 9 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有害代謝產(chǎn)物
- 10 醫(yī)用光學技術之三,AI驅(qū)動多模態(tài)內(nèi)窺鏡成像與飛秒激光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