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悉,測試和測量供應商是德科技日前宣布,已經擴展了與NTT Docomo的5G合作關系。是德科技將為NTT提供5G網(wǎng)絡仿真解決方案,用于表征和驗證將在NTT的5G網(wǎng)絡上運行的5G新無線電(NR)移動設備。
光通訊 | 2018-08-22 14:35 評論德國馬普計算機科學研究所與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合作,開發(fā)出了一種通過眼球運動判斷人物性格的軟件。研究人員借助人工智能(AI)可以基本確定被觀察對象是否屬于神經質、友好、外向、認真和好奇等性格特征。
人工智能 | 2018-08-22 14:19 評論據(jù)外媒報道,諾基亞和Verizon已經通過位于行進中汽車的設備成功完成了基于標準的5G呼叫,這也是諾基亞5G服務測試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光通訊 | 2018-08-22 09:55 評論近日,Somnium Space宣布推出一款專為VR設計的全新3D角色掃描技術,其允許用戶掃描、保存、查看和編輯用戶面部和上半身,以構建4K內容,而這也成為了創(chuàng)建VR虛擬角色的快速簡便方法。
智能硬件 | 2018-08-22 09:02 評論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隨著全球電信運營商開始競購5G系統(tǒng),進行更多5G兼容終端設備的實地測試,以及2019年將正式亮相的5G智能手機,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已經加大了5G解決方案的推廣力度,以便在即將到來的5G市場中占據(jù)一席之地。
光通訊 | 2018-08-22 08:51 評論這一屆年輕人求分配對象的呼聲越來越高了。網(wǎng)易云音樂里最讓我影響深刻的評論,不是亦真亦假的故事,中高考求加油,挽回對象求贊。而是,請求產品經理再開發(fā)一個小功能,根據(jù)用戶的聽歌喜好,將相似度較高的二者匹配。
人工智能 | 2018-08-21 15:59 評論全球的汽車公司紛紛在3D打印領域布局,福特全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福特汽車公司的專利管理和版權部門,該公司已經提交了一份申請,詳細說明了使用3D打印制造輕型制動盤的方法。
激光 | 2018-08-21 15:43 評論越來越多的工業(yè)企業(yè)開始使用AR技術及產品,其中涉及創(chuàng)意孵化、營銷展示、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運輸、員工培訓、售后服務等工業(y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這和業(yè)內外對AR的期待與預期一致。
VR | 2018-08-21 12:24 評論據(jù)外媒報道,日前由IHS Markit進行的一項5G研究表示,參與該項研究82%的移動運營商都在大力展開5G技術的試驗和測試,主要是在北美和亞洲地區(qū);其中12% - 全部來自北美的運營商計劃在年底前推出商用5G服務。
光通訊 | 2018-08-21 11:16 評論電池出現(xiàn)已有100多年,但時至今日,在某些偏遠或資源有限的地區(qū),這種我們慣用的日常用品卻還屬于奢侈品。而即將在美國化學學會第256屆全國會議暨博覽會上公布的一項最新成果——一種靠細菌發(fā)電的新型紙基生物電池,或許能改變這一狀況,給這些地區(qū)帶來低成本的新型能源。
鋰電 | 2018-08-21 10:56 評論近日,一家名為WaveSense的公司創(chuàng)新的將GPR技術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在惡劣天氣下的導航指引。
傳感器 | 2018-08-21 10:44 評論據(jù)業(yè)內消息人士透露,三星顯示正在加快大規(guī)模生產可折疊面板的準備工作,因此最近成立了一個專門致力于該全新技術的工作組。
顯示 | 2018-08-21 09:51 評論8月3日,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運營商洲際交易所(ICE)宣布,計劃創(chuàng)建新的名為“Bakkt”的“數(shù)字資產全球平臺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參與者還包括一些大型企業(yè)如星巴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和微軟。
物聯(lián)網(wǎng) | 2018-08-21 09:26 評論兩個月前,在臺北電腦展上,英偉達 CEO 黃仁勛驕傲地托起那塊不到巴掌大小的芯片:“這就是未來智能機器人的‘大腦’”。
人工智能 | 2018-08-21 09:03 評論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Choi和他的同事成功開發(fā)了一種全新的電池-細菌電池。該電池根據(jù)細菌氧化紙張過程產生的能量轉換為電能,并給用電設備供電。其預測在未來5年內將會應用到500多億臺電子設備中。
儲能 | 2018-08-21 08:58 評論日前,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教授與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合作,發(fā)表了一項研究,詳細介紹了一種利用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屏幕在Android智能手機上節(jié)能的新方法。
顯示 | 2018-08-21 08:35 評論目前安防機器人上不能完全取代人力,其出現(xiàn)的目的是在人類完全控制下協(xié)助人類完成安全防護工作。因此,協(xié)助人類解決安全隱患、巡邏監(jiān)控以及災情預警等成為了安防行業(yè)對機器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人工智能 | 2018-08-21 03:08 評論據(jù)外媒報道,來自南洋理工大學、耶魯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組成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制造出能產生穩(wěn)定光束的高功率激光器,克服了傳統(tǒng)激光器長久以來的限制。
激光 | 2018-08-20 14:20 評論今年6月,搭載了奧比中光3D結構光的OPPO Find X上市,7月真機上手,一個月過去了,從市場反饋來看,基于3D的人臉識別顯然更受消費者青睞,也更像是代表了未來的科技。
傳感器 | 2018-08-20 14:03 評論據(jù)報道,MIT的林肯實驗室將2013年就投入使用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系統(tǒng)改造完,并投入到水下研究領域。
傳感器 | 2018-08-20 11:4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