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首頁 > 前沿技術

遇水即粘:“新型水中萬能膠”研制成功

傳統(tǒng)黏合劑在水中實施黏結時會被基質表面的水化層阻隔,由此極大地降低了黏合劑的黏附作用。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團隊通過仿生技術設計了一種水促發(fā)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通用黏合劑(HBPA)。該黏合劑最大特點在于遇水即粘,打破了水化層的限制,可應用于多種材質的黏合,堪稱“水中萬能膠”

新材料 | 2019-10-29 10:56 評論

聽聽聯發(fā)科專家暨3GPP RAN2主席談通信標準及5G

2019年北京通信展開幕前夕,來自聯發(fā)科的通信專家、現任3GPP RAN2主席Johan Johansson在京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向外界詳細介紹了3GPP的工作方式和規(guī)則,以及5G標準研發(fā)的思路和最新進展

電力 | 2019-10-29 10:29 評論

谷歌“量子霸權”3分20秒完成復雜計算,而超級計算機需要一萬年

谷歌的量子計算機。該公司在周三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表示,這臺機器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一項復雜的計算任務,而超級計算機完成這項任務至少需要一萬年。谷歌周三在舊金山表示,該公司已經取得了一項人們期待已久的突破

電子工程 | 2019-10-29 10:10 評論

從7大指標來看,5G是物聯網安全的靈藥還是“魔丸”?

高速的5G移動網絡不僅可以使人們更高效地連接,而且還可以實現對機器、對象和設備更高的互連性和更好的控制。其更大帶寬、更高數據傳輸速率、低延遲和高容量將為企業(yè)帶來福音。但隨著5G的廣泛應用,也將面臨一些重大安全風險。

電子工程 | 2019-10-29 09:58 評論

華為魯勇:這里有最優(yōu)質的土壤,中國5G必將引領全球

隨著國內外5G建設和商用的步伐不斷加快,關于5G的爭論也越來越多,比如5G的真實能力如何評價,NSA、SA兩種建網模式孰優(yōu)孰劣,5G行業(yè)應用究竟如何發(fā)展等等。國內公眾還有一個特點關心的問題,即在當前的

電子工程 | 2019-10-29 08:53 評論

三菱電機展示最新自助傳感技術,可精準檢測車輛周圍

10 月 28 日訊,據外媒報道,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展示最新版本的 xAUTO。該展示車輛融合了三菱電機的自動駕駛前沿技術,能夠在沒有高清地圖的道路上自動駕駛,并在室內外自動泊車

工控 | 2019-10-29 08:48 評論

電動汽車即將掀起變革大潮

電動汽車將為交通運輸帶來變革性的影響,燃油、碳排放、成本、維修費、駕駛習慣等,通通都會因此改變。當前電動汽車的一大賣點是能夠緩和氣候變化這一燃眉之急,但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就會知道其不僅對環(huán)境友好,而且對自己的腰包也友好,電動汽車將會比燃油汽車價錢更加實惠、性能更加優(yōu)越

新能源汽車 | 2019-10-29 00:05 評論

無人駕駛將成主流,AI 芯片不容忽略

芯片是一向系統(tǒng)工程,高投入、高風險、回報較慢都是芯片行業(yè)的典型特征。特別是對于目前的無人駕駛技術來說,最終的算法并沒有確定,因此各大廠家沒有辦法在現在的情況下就投入到 ASIC 專業(yè)芯片中,所以 GPU 會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最為平衡的方案

工控 | 2019-10-28 17:44 評論

Vicor公司:性能和密度最高的電源模塊公司

作為一家知名的高性能模塊化電源廠商,Vicor公司一直致力于設計、制造和銷售創(chuàng)新的高性能模塊化電源組件。

電子工程 | 2019-10-28 16:33 評論

5G風口下“刷臉”提速,加固安全防線將是重中之重

幾年前,“刷臉”還是朋友間用來互相調侃的。轉眼間,靠“臉”吃飯就成為了現實。此前,廣州市首個智慧地鐵實現“刷臉通行”。在5G風口之下,各大支付巨頭摩拳擦掌,刷臉支付開始提速升溫。刷臉支付讓人們生活更便

電子工程 | 2019-10-28 15:18 評論

區(qū)塊鏈迎來高光時刻,氫燃料電池還會遠嗎?

以下是香橙會氫燃料電池周報及點評(1021-1027)。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qū)塊鏈,大超市場預期。國家決策層如此進取,是整個新興產業(yè)的利好。相信氫燃料電池行業(yè)也會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本周最激動人心的事件是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qū)塊鏈,區(qū)塊鏈受到中央最高層的重視

氫能 | 2019-10-28 14:34 評論

“國際首例原位3D打印二層示范建筑”首層正式打印

10月22日,一棟建筑面積230平米,總高度7.2米的雙層辦公樓在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廣東建設基地開始3D打印建造,預計11月上旬將打印成型,屆時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位“輪廓工藝”3D打印雙層建筑。據南

3D打印 | 2019-10-28 14:16 評論

日本諾獎得主研發(fā)出氮化鎵逆變器首次成功應用于電動汽車

日本一研究團隊24日宣布,他們利用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研發(fā)的逆變器,已首次成功應用在電動汽車上,有望讓電動汽車節(jié)能20%以上。這一研究團隊由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領導

新材料 | 2019-10-28 10:49 評論

韓恒剛:無人機應用助力大氣環(huán)境巡檢和管道巡檢發(fā)展

10月25日上午,“2019中國(南京)國際無人機系統(tǒng)產業(yè)大會”將在南京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南京市浦口區(qū)人民政府主辦、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OFweek維科網聯合承辦

機器人 | 2019-10-28 10:40 評論

愛生技術李大。簾o人機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

10月25日,由南京市浦口區(qū)人民政府主辦、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OFweek維科網聯合承辦的“2019中國(南京)國際無人機系統(tǒng)產業(yè)大會”將今日在南京舉辦。本次大會匯

機器人 | 2019-10-28 10:22 評論

南京長空科技總監(jiān)黃大慶:無人機+物聯網+5G+人工智能

10月25日上午,由南京市浦口區(qū)人民政府主辦、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OFweek維科網聯合承辦的“2019中國(南京)國際無人機系統(tǒng)產業(yè)大會”在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舉辦

機器人 | 2019-10-28 09:22 評論

可望提高Micro LED生產成本競爭力!研究者開發(fā)了一種新材料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KAIST”)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fā)了一種新的發(fā)光材料,這種材料結合了量子點和充滿爆米花狀氣囊的聚合物介質,其發(fā)光強比傳統(tǒng)的純量子點薄膜高21倍,耐用性提高45%

顯示 | 2019-10-26 09:35 評論

專利顯示 Apple Pencil 未來或能拾取屏幕顏色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公布的一項名為 “Stylus with Display” 的專利顯示,蘋果未來可能會讓 Apple Pencil 幫助創(chuàng)作者更輕松的 “選取顏色”。這

智能硬件 | 2019-10-26 09:21 評論

銻化物半導體:打開紅外芯片新技術大門的“金鑰匙”

發(fā)展銻化物半導體已成為我國第四代半導體核心技術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方向之一。

新材料 | 2019-10-26 09:09 評論

氫能源汽車: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只要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氫作為燃料很完美。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從1992年開始豐田研究氫能源車21年,現在也把重心放在電動車,而非推廣氫能源車。這就是氫能目前的局面。豐田在2014年推出第一輛氫能源汽車,預計2020年才推出第二代Mirai氫燃料電池車

氫能 | 2019-10-25 15:34 評論
上一頁  1 ...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 520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